首页 >> 决策参考
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的教育质量困境与应对策略
撰稿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3-11-11 浏览量:7258
刘善槐 邬志辉 /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长春 130024)
摘 要: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面临随迁子女教育起点低、家庭教育缺位、硬件设施与师资相对薄弱等教育质量困境。城市教育的发展能为农民工子女公办校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城市户籍学生数量的回落与教育投入的增加可提供有利的资源保障,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推进可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升学问题的破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为此,地方政府应提供系统性的政策支持;随迁子女公办校应激发学校的发展活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等。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 公办学校; 教育质量
随着“两为主”政策的实施,许多大中城市已实现了多数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的目标,如上海、北京和武汉已分别有50%、60%和81.6%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就读。[1]目前,绝大多数流入地政府从公办学校中划出一定数量的公办学校专门用于招收随迁子女,即采用集中的方式接收随迁子女。这种接收方式使得城市中出现了一类较为特殊的学校,这类学校绝大多数或全部是随迁子女,可称之为随迁子女公办校。与农村学校相比,随迁子女公办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水平存在一定优势,但随迁子女公办校培养的主要是未来的市民而非返乡农民,为此,随迁子女公办校应把城市普通学校作为参照系。受多重不利条件的限制,随迁子女公办校的教育质量始终处于城市义务教育的末端,不利于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及融入城市生活。
建议
第一,流入地政府应为随迁子女公办校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其质量提升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第二,随迁子女公办校应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创设适宜于随迁子女群体特征的教育教学模式
第三,随迁子女公办校应提升农民工家庭家校合作的意愿和能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