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情境体验式学习环境的建构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8-1-1 16:00:00 人气:

情境体验式学习环境的建构研究
陈兴冶 王昌国 王文革
(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200125)


摘要

通过使用立体投影技术、体感捕捉技术和智慧学习方式等先进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以体验学习为理论基础的学习情境,促进教育主体要素的互动及个性化的有效学习。尝试以情境体验式学习环境为平台,设计配套课程资源,为培养更具备创新素养和创造力的新时期人才提供解决方案,为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普及提供支撑样板。

关键词:体验学习;信息技术;情境体验式学习空间

一、引言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支持高中学校从实际出发,发挥传统优势,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环境,形成一批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活动富有创意等特色高中。”可见,上海教育作为全国的教育先锋,已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发展作为重要命题。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学校办学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在探索如何培养更具备创新素养和创造力的新时期人才问题的突破口。然而现有课堂表达方式的单一化、静态化和同质化的特点导致了课堂上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心理环境上均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要求。信息化社会的全面深入,互联网教育思维的参透,为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组织形式的改变提供了新的方案。

情境体验学习空间的建构立足于体验学习理念,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学习空间,充分发挥人机互动的友好性,可在情境和互动两个层面进行教学革新。逼真的学习环境,师生、技术、资源、环境等诸多要素的互动,促使学习者通过从环境中所获取更多的认知资源和行为效果反馈,再继续感知、判断环境,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适应的调整。如此通过不同维度的互动学习,全面建构知识,进而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

点评:情境体验式学习环境的建构研究
嘉义大学数位学习设计与管理学系副教授王思齐


我要感谢有这个机会让我拜读陈校长的大作,我看完之后给我家老公看,他看完之后频频摇头,为什么摇头?心想,这年头当个中学校长还真不容易。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研究。这个研究撰写非常棒,它大概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谈了什么叫沉浸式学习,也稍微讲了一下他要把这个沉浸式学习代入真的实际,由上而下,由学校导入到现场教学的课堂上面,需要具备哪些?你要拿捏哪一些东西技术面。 中间这个部分非常棒,不只是技术而已,把它导入进来以后,你到底能不能操作?老师是否有意愿进来?怎么样有意愿就要传承,传承之后怎么扩散? 最后,其实他提出了一个很棒的反思,他不是一味地说这个东西有多棒多好,大家赶快接着用吧。他可能提出很多的反思和建议,也告诉各位这一条其实是艰难的路,我也必须说所有创新都是艰难的。

我想今天跟着一二三的节奏,给三个我看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我在看完第一个阶段,他谈到沉浸式学习也好,情境学习的概念也好,我说写的真好。因为我家老公不是教育领域的,一看也都懂,都知道在讲什么。然后我老公就跟我说,你们系也来一个吧。我第一个感受就是真好,第一个真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写的真好,另外一个我要说idea真好。这个idea有什么好呢?它其实带动了三个东西。就像刚才校长说的,其实我那时候心里在想,真的进来有几家厂商在做?心里还在想,刚才给我解答二十几个,超乎我的想象,我本来算一算起码三四家,居然有二十家厂商在里面跑,校长难为。那个立体投影、体感捕捉、智慧学习全部都在一起。然后透过三折银幕、三面全部都是银幕,四部投影,再加上灵活的做,这个椅子都可以合并的,分组的,分开的,这都很OK。它用这样子的方式来做互动教学、立体影院、微型演讲,还有校园监控。各位可以看到,我觉得了不起的是,短短的两年之内,花了一年的时间,每一周meeting20几个厂商,每一次meeting有三四个小时。我们从一直到最后可以执行,找老师进来做执行,互动教学有40多节课,立体影院有30多场,然后微型演讲大概有5场,还有校园监控就不多说了。这真的算是成果丰硕,当然忍不住,我边看我边在点评。我心里在想这个要让主任来弄一个,我心想经费是多少,到时候跟校长稍微了解一下。这个钱可能不是常态经费,但是应该有很大的益处,它怎么来的?一般教师改建就可以,还是需要一些特殊的。比如说三维投影,怎样的空间是比较好的?厂商这么多,怎么整合?还有后续维修这实在是一个大问题,一会儿我们再慢谈。第二部分,他在带领老师进来的时候,心里就想说的真好,有这么多钱,这么多空间做那么多事,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想不得了,那是很厉害的事。你要把老师导进来,老师要有意愿导进来,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快乐。他不但把老师导进来,而且真的去设计了这些教材。我刚才已经看过,他在里面有几个东西我觉得很不错的,包括月亮的状态、星星的状态,从新月到满月,还包括这个月光可以撒在湖面上,湖面结冰,我还可以在冰上做游戏。更厉害的是还要飘过一个云,让云朵过去,月亮可以遮住了,光影也有一些变化,这个我觉得在设计上面其实是有花心思的。特别是,他用的水墨国画,用一部幻景,这三折银幕造成的动态感,我实在很想身临其境。我现在在想,假设我们院也来一个三维,我们现在就可以感受了。我心里在想这真厉害,你可以看到四周都是我的头跑出来,真厉害,真厉害,还有回音,那个情境就出来了。

第二个,除了情境导入,他用互动式导入。互动式导入我也觉得很厉害,他有师生互动,有课课互动。我们来看一下老师、教材、学生,一般来讲都是老师通过教材带领学生了解。这个研究,他把教材放进来了,让学生主动跟这些教材互动,老师从旁做辅导。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突破了,但是如果还有机会的话,如果校长还没有觉得太麻烦的话,如果能够继续让学生跟学生之间也能产生互动,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学习情境。

最后我要说真的是不简单,为什么?因为看了那个反思和总结之后。就觉得真的是不简单,校长难为,我们来看一下不简单在哪里?

第一个,操作技术面先要到齐,花了一年的时间,把所有的操作技术面到齐了之后,还要降低操作技术的门槛。因为你门槛不降低,老师进不来。所以操作技术降低了之后,整合了之后,老师有意愿。老师也不容易,我不知道校长是利诱还是用什么方式。让这些老师们愿意跳进来,在创新扩散,做早期接受者。就是那种iphone一出来,在那边排队的哪些人,我们称为早期接收者。这时候,我们这些人都会在旁边。我们可能会说风凉话的旁观者,你怎么能让这些老师愿意进来做了教材之后,把他经验传承给其他的人,让其他的人也有意愿能够进来,我觉得他才能扩散的出去,不然就死了。就到处都是发芽的种子,全部都死光了,没有一个长成大树。所以怎么样从技术降低门槛,让老师愿意跨进来,然后能够推广出去,最后能够让它长期。长期往下走的时候,我们考虑到其实就是维护的问题,包含机器的配备也是问题。

在这边非常感谢,最后我忍不住向校长请问的是:这个研究,只写一篇论文太可惜,再多写几篇。我很想知道什么?一个是学习成效,就是老师们什么感受?是被校长逼的就不要问我了,还是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之下来做这件事,他投入了多少时间做?做完之后,他觉得学习成效怎么样?我觉得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挫折感应该是很深的,那这些挫折感怎么克服?还有学生反应,他拿着智慧手盘举手的时候,老师叫他的时候,他的感受。所以学生跟老师反应如何?还有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上而下,到底在政策面上是怎么配合法?我觉得可以再写两篇论文。

我自己其实也常去外面做一些创新教学的扩散跟分享,我每次教完学员就跟我说,老师,每次听你的课,听起来都会,用起来都见鬼。这是创新的特色,不是我讲的不好。我们在做创新扩散的时候就要对得起两件事,所有创新扩散都是难,第二花时间。它如果没有难,没有花时间不叫创新扩散的,所以这是第一个。

我也想在最后分享这一件给所有做创新扩散的老师们。所有你要分享的东西,我们听着都很心动,三维投影。看着好感动,怎么有这样的校长愿意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经历做。但是回到自己工作岗位上,待会儿我回去要上课了,要一动也不动,所以还是回到你的常态轨道上。为什么说创新扩散是这么的困难?因为它其实是一个破坏和重建的过程,所以我们可能必须要有这样一个预期心态来面对它。

感谢校长,感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