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少子化与一胎化时代下的学前教育失衡现象和改革对策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9-29 13:22:00 人气:

少子化与一胎化时代下的学前教育失衡现象和改革对策
嘉义大学幼儿教育学系系主任 叶郁菁副教授


摘要:台湾的生育率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最低点。根据内政主管部门统计处(2010)数据显示,近年来新生儿出生数呈逐年减少趋势,由1976年之42万5,125人,至2009年骤降为19万1,310人,粗出生率由1976年之25.92‰降为2009年之8.29‰,总生育率则由1976年3.09,降为2009年1.03(即指平均每一妇女一生只生育1.03个小孩),与德国并列生育率最低之国家。同样地,大陆因为一胎化的效应,使得男女婴孩出现严重失衡,男婴与女婴的比率高达120:100。因为一胎化的结果,大陆也出现所谓「四二一综合症」,也就是四个祖父母、二个父母、跟一个子女组合的特殊现象。不论台湾或大陆,面临少子化与一胎化下的结果,现代父母愿意投入更多人力与财力,希望可以提供子女更加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父母亲过度的将关注的焦点置于子女身上,已经使得大陆学前教育的发展逐渐偏执化,学前幼儿园逐渐贵族化,不仅收费昂贵、而且家长莫不以满足子女学习美语、音乐等才艺活动为傲。同样地在台湾少子化与M型化的结果,也造成昂贵的私立幼儿园与平价化的公立托育机构并存的现象。这些是目前两岸学前教育严重的失衡现象。家长对于高价园所的趋之若鹜,同时高价园所也适度的满足了家长期待子女成龙成凤的心态,反而忽略了学前教育「以儿童为本」的基本价值与理念。因此研究者认为,应该从教学方法着手,改变幼儿园中过度强调认知的学习模式;其次,少子化或一胎化世代下的教师专业能力,不仅展现在幼儿认知能力的引导,更应该能针对少子化或一胎化之下的幼儿强烈自我中心的行为特质加以辅导。第三,幼儿园应导正家长将学前教育视为小学教育先修班的错误价值,透过亲职教育重塑家长的幼儿观。

关键词:少子化、学前教育、幼儿辅导、幼儿教育

点评:少子化与一胎化时代下的学前教育失衡现象和改革对策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教授


叶教授论文的《少子化与一胎化时代下的学前教育失衡现象和改革对策》非常好。其中有几个关键词,我想做一些解读和呼应。

一,关于“少子化”。台湾用“少子化”,大陆用的是“一胎化”。“一胎化”政策应该说有利有弊,弊的方面,很多人认为独身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直到今日,也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能够证实这个观点。到今日,“一胎化”的政策也在逐步淡化,部分地区已开始有条件放开生二胎的政策。

二、关于“教育失衡”。据我自己的理解,两岸学前教育的失衡是不一样的。大陆实施“一胎化”三十年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现在在台湾已有浮现:小孩子的教育受到过度重视,并花费过多的钱。中国文化比较强调结果,轻视过程。台湾学前教育失衡在哪里?我的理解是少子化之后学校多出来了怎么办。大陆正好反过来,现在面临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于上大学。当前政府相当关注这个问题。当前面临的是幼儿园入学高峰的失衡,等高峰过去之后又将面临新的失衡——资源的空置。大陆正在普及幼儿教育。过去,只有1.3%的教育经费用在学前教育上。所以在《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普及1年学前教育,有条件的地方普及2年学前教育,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普及3年学前教育。普及政策之下面临的是大量学前教育需求。

台湾虽然也面临农村与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但我到过台湾考察过,感到这种不均衡还不是很严重。大陆需要兴办大量的幼儿园,配置大量的幼教师资。政府应该将钱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好的教育服务。最近这段时间,大家比较关注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政府的行政导向也发生改变。以农民工子弟简易幼儿园的改造为例,以前因为这些幼儿园不能达到硬、软件标准,政府一般都是要取缔和关闭,然而现在是容许他们存在,并给予一定的支持,让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现在的政策导向是好的幼儿园让社会力量办,政府有限的财政经费为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的重要路径。